如何讓教師職稱評聘成為激活教師專業成長的原動力,能夠為打造高素質的教師隊伍發揮正向驅動作用,是當下一道重大實踐“考題”。
筆者認為,職稱評聘工作惟有堅持“有為才有位,有為就有位”的理念和原則,做到合規、合理、合情,才能在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中真正發揮激勵和導向作用。相關部門需要著眼大教育發展格局,因地制宜地組織開展教師職稱評聘工作,既不能讓個別教師覺得高級職稱得來得太容易,又不能讓眾多年輕教師覺得理想職稱可望而不可及。同時,還要突破名額限制,讓那些特別優秀的年輕教師脫穎而出。
第一,要把合規作為教師職稱評聘的風向標。所謂合規就是要制定科學規范的評審標準,發揮職稱的規范約束作用,為職稱評審工作設定好制度邊界。筆者認為,可以借鑒浙江、山東等地的做法,對教師定期考核,打破職稱“終身制”,暢通入口,打開出口,變結果評定為日常管理。同時,要堅決讓那些不合格的教師降級、騰崗,推動職稱評聘“能進能出”、“能上能下”,實現良性循環。
第二,要把合理作為保障公平的平衡點。所謂合理就是要統籌兼顧各級、各類學校教師的實際,分類設置崗位、設定評選標準,發揮職稱評聘的目標導向作用。對教師的師德表現、專業特長和教育教學業績等情況進行評價,學校最有發言權。因此,要充分發揮學校用人自主權,在合規的前提下,突出評聘方案的學校特色,實現一校一方案。對于教師人數少的農村小規模學校,可探索實施多校合評、跨校聯評等模式,真正讓職稱評聘工作不留盲區和死角,最大限度地保證職稱評聘工作的公平。
第三,要把合情作為激勵教師成長的新動能。所謂合情就是開展職稱評聘工作不能簡單地一刀切,根據不同校情、地情,在名額分配上既要有定量比例,又要有激勵性靈活指標,充分發揮職稱評聘激勵大多數、鞭策極少數的作用。如:對于扎根偏遠落后山區多年,被確定為省級以上重點宣傳推介對象的“最美鄉村教師”、“全國勞動模范”,在急難險重任務中作出突出貢獻的“優秀黨員”、“英模人物”,在教育科研領域取得重大創新成果并取得巨大社會效應的教師,在職稱晉升時可以不受名額限制,甚至“一票晉升”,為這些特別優秀的教師開辟職稱晉升“綠色通道”。
|